Translate

星期二, 8月 07, 2012

龍魚


一般被稱為骨舌魚科(Osteoglossidae)的魚種有亞洲龍(
Scleropages formosus)、銀帶(Osteoglossum bicirrhosum)、黑帶(Osteoglossum ferreirai)、海象(Arapaima gigas)、非洲黑龍(Heterotis niloticus)、珍珠龍(Scleropages jardini)、星點珍珠龍(Scleropages leichardti)等魚,只有亞洲龍魚是分布在亞洲。過去在英文名中被稱為"Arowana"的魚,是指銀帶(Silver Arowana)及黑帶(Black Arowana)兩種,但後來人們也把分布於亞洲的骨舌魚取名為亞洲龍魚(Asian Arowana)或亞洲骨舌魚(Asian Bonytongue),當地的華人都直接稱牠為龍魚(Dragon Fish)。

雖然亞洲龍魚(Scleropages formosus)只有一個學名,但普偏被國際上分為幾個品種,彼此之間也都可以雜交,有紅龍魚(Red Arowana)、金龍魚(Golden Arowana)、青龍魚(Green Arowana)。經過華人的分類、改良後再細分為:紅龍、過背金龍、紅尾金龍、高背紅尾金龍、黃尾龍、青龍、雪龍、七彩龍、一號半紅龍、駝龍、紅眼龍… 等龍魚。然而紅龍還被台灣細分為:辣椒紅龍、血紅龍、橘紅龍;而過背金龍也分為:藍底、紫底、金底、綠底、白金底,區別的非常細也相當復雜,所以請各位讀者繼續看以下文章的分析。

紅龍魚

紅龍是龍魚中爭議較多的品種,過去我們稱為"一號龍"的魚就是紅龍魚的泛稱。原產於印尼加里曼丹的紅龍魚,帶有吉祥的色澤與高貴的游動姿態,一直是華人心中的最愛。過去隨便一尾紅龍的售價動輒幾十萬,如今在東南亞三個國家的魚場繁殖下,價位己明顯的下降,但對於色澤、形質處於極上的紅龍,價位還是可觀的。紅龍魚身上的色彩要等到成熟後,才會完全顯現出來,一般的時間約要46年之久,部份紅龍還要更久才會完全顯色。

成熟後包含鰓蓋、身體鱗片、胸鰭及身體後三面鰭都呈現紅色調,只是這紅色調會隨產地、遺傳、水質、餌料而有所不同,才又讓人們分為:辣椒紅龍、血紅龍、橘紅龍,若再依其鱗底的色調還會再冠上藍底、綠底、金底名稱,最後再以鱗框的粗細之別,再一次加上名稱。所以原本的一條紅龍魚,依其色澤表現,會讓人們給牠一個很長的名字,例如:一條辣椒紅龍其鱗底為藍色且為細鱗框,就會稱牠為"細框藍底辣椒紅龍 "

辣椒紅龍

為什麼叫"辣椒紅龍",我想各位讀者不難從辣椒豔紅的色澤上產生聯想。但要如何辦認出牠是一隻"辣椒紅龍 "可就有點難了。原本就是紅龍中的一種,只是慢慢的人們把紅龍之間些微的差異,主觀的認定硬是給歸類出來。我們整理了這認定方式是這樣的,首先牠要有較尖翹的口吻端,較大的各鰭,較寬的身體,體背較高,尾鰭程菱形,最重要的是頭背部的顏色呈綠色調(這樣才像辣椒綠色的萼片),而鱗底也可以是綠色或藍色調,若呈現藍色調則又屬不可多得品種。

然而我們發現這主觀的分類其實很模糊,過去很多書中血紅龍、辣椒紅龍的圖片看上去,叫人難以用上述的方法分別,我們並不是在混謠視聽,各位讀者可以去翻翻看過去的書籍,按照圖片上的名字,看您能分辦出多少。因此,如何確立市埸遊戲規則,可是紅龍當前所面臨的問題。

還有一種說法, 所謂的"辣椒紅龍"是指產在印尼加里曼丹仙塔蘭姆湖(Sentarum Lake)以南流域的紅龍,當時只有少數的龍魚場,利用此地區捕獲的魚種繁殖,而這些魚當年都銷往台灣,所以後來日本進口到這類的紅龍便稱牠為「"ULTIMA"輸往台灣的辣椒紅龍」,以表示此為直正繼承優良血統的魚。這麼說來,不是這裡繁殖出來的魚就不是真正的"辣椒紅龍"了嗎?!

血紅龍

按照分類血紅龍也應該正如其名,顯色完全時鰓蓋、鱗片、口吻、各鰭上都會有鮮紅的色澤。血紅龍在市場上似乎出現的比辣椒紅龍多,有資料顯示血紅龍這品系的原生地,是在仙塔蘭姆湖(Sentarum Lake)以北的地方,這個品系的發色較早開始,個體發色從1歲到3歲不一定,其發色會從黃轉橙,再從橙轉紅,會比辣椒紅龍快上個幾年。一般認為頭背部顏色愈深的個體,將來紅色的發色就愈濃厚,而個體間頭背部的色澤,從黑綠色到明亮的褐色都有。血紅龍的鱗底也有藍底、綠底、金底之分,通常較深色調的底色更能顯現出鱗框的紅色度。完全顯色後的血紅龍常可發現到,靠近鰓蓋部位的鱗片,原本第一鱗框到第二鱗框間就己夠紅了,還會嚴重的向鱗底擴散吃色,因此頭胸部看起來嫣紅的一片非常討喜。筆者一直有個疑問?是不是名為"血紅龍"的魚,成熟後就一定會血紅色?我想這是個耐人尋味的問題。

橘紅龍

原本"一號龍"是所有紅龍的統稱,不知何時開始台灣也有人把"橘紅龍"就叫 "一號龍",這混亂的商品名常令人搞混。這種號稱紅龍裡數量最多的品系,過去卻很少從書籍雜誌中見到牠的身影,不由得讓人對牠的身分產生懷疑。有一種說法,"橘紅龍"是有一個原生地,產於科同加烏河(Rio Ketongau)流域,這一流域的紅龍可長到90公分長,成熟後的"橘紅龍"其鰓蓋與鱗片色澤皆呈現橘紅色,而各鰭顏色也較偏橙紅色,其發色過程為金黃轉橙黃,再轉較深的橘紅色。

到底"橘紅龍"是怎麼出現在市場上的,又怎麼認定?眾說紛紜。可能是早期魚場的種魚,並沒有特別挑選產地別去飼養,只考慮能否繁殖出後代,所以有雜配到產於科同加烏河的血統;又或者龍魚場在這些年改良血紅龍時,將發色不是正紅的龍魚另外飼養,而這些發色偏橘紅的紅龍,為了有別於血紅龍,或許再付予牠一個商品名吧!因為價位較平實符合市場需求,魚場便大量繁殖這類的紅龍,所以數量就較多了。然而血紅龍的發色過程中也會經歷過橘紅這個階段,萬一這個階段較長,又或者飼養者的養功差,就有可能出現買賣糾紛。

所以如果硬要將紅龍分成三大品系,將來爭議性很大,也容易引起糾紛。筆者建議倒不如在體形上、色澤上及稀有性上來作價位的區別,而不要在名稱上打轉造成困擾,畢竟牠們都是紅龍之間的個體差異而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