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狠黏」的誕生祕密
Page 1 of 4
撰文/高宜凡
3M生產便利貼、口罩、檯燈、交通號誌……,甚至全球LCD的關鍵零組件增亮膜,也有8成來自3M。
創新不斷的3M,如何成為讓《哈佛商業評論》稱頌的「創意管理」典範?
103歲的3M,所提供的產品幾乎深入每個人生活周遭。從桌上的便利貼、掛鉤、檯燈,甚至是你開車時看到的交通號誌、車窗玻璃上的隔熱紙,都是他們的傑作。
但是,大家可能還不知道,就連我們每天注視的電腦螢幕,裡頭都有3M的產品──增亮膜。如果沒有這層薄膜,我們的筆記型電腦可能撐不到兩小時,就會因彩色 LCD螢幕太耗電而關機。現在,面板業者每賣出100元的進帳,其中就有5塊錢得繳給3M。目前,3M是擁有80%全球市佔率的最大增量膜供應商。
能讓這麼多創新成為獨門商品,可是有方法的。透過3套活用創新的制度,3M讓一個在實驗室躺了6年的光學專利,進化成LCD螢幕的關鍵零組件。
他們怎麼辦到的?
15%上班時間隨興趣研發
為鼓勵創意,3M允許研發人員可在上班時間擁有15%的自由研究時間,從事自己有興趣的私人研究,主管也不能干涉。
台灣3M消費及辦公用品事業部資深經理林正冠表示,這條不成文的制度,除了是想保留員工的自主研發空間外,也希望讓大家從自己的興趣裡發掘商機,「我們的第11誡就是,不要抹煞任何創意!」
為了讓創意彼此融合、激盪,3M每年都會舉辦一次研發技術論壇,集合全球6,500位研發人員互相交流、學習,甚至還能為看似無用的單一創意,透過結合其他技術,而得到重生契機。
例如大家最熟悉的「利貼」(Post-it),原本是3M化學工程師富萊,自己利用15%自由時間從事的私人研究。後來在技術論壇中,富萊發現另一位化學工程師席爾巴的黏膠技術,正好可供利貼運用,經過不斷的改良與試用,才在1981年推出問世。
上市25年來,利貼不僅每年替3M帶來超過20億美元的營收,後來的研發者也再演化出20條不同的產品線,如抽取式便條台、可再貼便條紙、標籤紙、備忘板等,不斷延續產品的生命與應用範圍。
創意集中冷藏供備用
創意要創造市場,有時還得配合時機。3M的創意資料庫,便替許多看似無用的舊創意,保留住未來的可能性。
在3M內部,有個共通的技術資料庫,集合全公司40多類事業部門、超過6萬種產品的技術與專利,供研發人員查詢,試著幫舊創意蛻變、再加值。
而當行銷單位從市場蒐集到客戶與通路的聲音,研發人員就可以先從這個資料庫,尋找是否有相對應的技術可商品化。像增亮膜(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簡稱BEF,又稱稜鏡片)就是個好例子。
1986年,還在日本光學部門的3M亞太區首席科學家盧詩磊曾發表一項專利,本想利用在汽車前擋玻璃上,但由於跟車廠談不攏,業務苦無著落,整個部門可說是慘澹度日。「當時如果老闆不支持的話,我們起碼要關門3次了,」他回想。
6 年後,有家日本筆記型電腦廠商找上3M,希望解決彩色螢幕太耗電的毛病。於是公司開始搜尋研發資料庫,發現光學部門這項技術正好符合需求,於是推出增亮膜這項產品,替盧詩磊的專利找到用途。時至今日,增亮膜已是背光模組市場中最重要的零組件,佔整個背光模組37%的成本比重。不管是電視、電腦、手機、顯示器等,每片LCD螢幕都得用到這項產品,3M更成為全球市佔高達8成的最大供應商。而這段經歷,還曾經被《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拿來作為
企業培植創意的討論個案。
今日的失敗,並不代表明天的結果,3M非常明白這個道理。
創新推出要比快
在公司待了快30年的盧詩磊估計,即使有這些機制輔助,3M每年成功問世的創意也不到50%。「通常失敗的原因都是,商品推出時已經太晚。」尤其是瞬息萬變的高科技業,創意的商品化速度更得和時間賽跑,而且專利保護措施也很重要。「不然門一開,競爭者與模仿者全跑進來了,」他特別提高音量說。
亟欲擺脫代工宿命的台灣IT產業,這幾年不斷鉅資投入研發,打算改賺創意財。但如何將試驗室裡的創意商品化,卻仍有許多人處於摸索狀態。
或許一般人看到的是,3M每年超過10億美元的研發經費,但他們鼓勵創意,為創意找市場、保留可能性的做法,值得台灣業者借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