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星期一, 8月 13, 2012

被掏空或是再升級?


被掏空或是再升級?

藍麗娟《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7月號

上海虹橋機場海關,拿著臺胞證入境的旅客,不是提著公事包,就是背著筆記本電腦,看上去三十好幾的年紀,臉上儘是轉機一整天的疲累。


港龍航空飛往香港的候機室,上午11時,近400位臺灣工作人,用惺忪的睡眼,盯著窗外誤點的飛機,等著回臺灣。

每一個小時,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和港龍航空公司,都各有一班飛機,從香港載來近500名臺灣工作人。加滿油,換完機組服務人員,他們再度把三、四百位臺灣工作人,載往香港,回到睽違已久的臺灣。

二十幾歲的臺灣工作人,即使想到中國發展,也不見得有競爭力。但是,三、四十歲的臺灣工作人,卻是中國吸收技術與經驗的源頭。

在無人自願外派大陸之際,這群資深、有經驗的人來到這裏,建立工廠、訓練大陸員工。辛勤耕耘之下,在中國大陸為臺灣的母公司,厚植了成本與市場優勢,也間接地為臺灣的產業西進建立基礎。

“被取代”焦慮症

然而,當台商蜂擁大陸,臺灣工作人的技術與經驗已經被掏空,他們開始擔憂了,“臺灣的人才優勢,只剩3年”,好幾位當地的臺灣工作人,悲觀地預測。

3
點鐘,作業員交班時間,上海街上下班的人潮滿坑滿谷。“3年之後,我也不知道要去哪里工作,”一位元台籍資訊大廠的中階主管,凝望著窗外懾人的景象,出神地說。

付出,即將被取代。

不付出,依然會被取代。

這是30歲到40歲的臺灣工作人的普遍心情。

“以前我從來沒有想過,會離鄉背井,到這裏來工作,”原蘇州明基電通資訊技術服務經理黃宗禧說。

1995
年,黃宗禧從臺灣被調派到蘇州。他的任務是在中國訓練、帶領軟體工程師,撰寫臺灣要用的軟體程式。

當時,由於大陸的資訊人才很缺乏,明基的策略是找來剛畢業的大學生,加強訓練。矛盾的是,黃宗禧每次才訓練完一批堪用的人員,馬上就被其他外籍企業挖角,“挖到剩下三分之一,”黃宗禧說。他發現,在這裏,資訊人員與研發工程師人員的挖角風氣,比臺灣嚴重太多。

即使挖角盛行,黃宗禧仍然卯足全力,不斷訓練新人。“為了讓公司成長,我一定是努力教他們,把他們帶起來,”對於訓練當地人才,黃宗禧毫不保留。剛來的時候,他每天早上8點鐘上班,忙到晚上十一、二點才回宿舍,他形容自己簡直是“恨鐵不成鋼”。

事實上,黃宗禧的太太在臺灣明碁工作,全家人的福祉,都仰仗同一家企業。“我為了自己好,底下的人一定要好,”黃宗禧坦承自己奮鬥的原動力。

根據非正式統計,在大陸工作的臺灣人大約50萬名,黃宗禧只是其中之一。但是,現在這群人面臨相同的矛盾。

矛盾的是,當地工作人的素質原本就優於臺灣,加上來自臺灣、日本、歐美等外籍企業的訓練之後,成長的步調很快。

跨國企業在地經營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用當地人經營當地市場。“我真的很擔心被取代,一旦localize,我們這批人真的不知道要去哪里,”一位元當地資訊大廠的中階主管,痛苦地吐露真心話。

“企業去哪里,我就跟著去哪里,難道以後我要去越南、非洲嗎?”另一位台籍幹部有感而發。

看著當初一手訓練的當地員工,月薪從100美元跳到600美元,大量受到重用,矛盾之情油然而生。於是,他們不得不做最壞的心理準備:“要有自知之明,隨時會被公司幹掉。”

台籍工作圈盛傳,汲汲營營於獲利的台商,把有經驗的台籍幹部“利用”完了,就調回臺灣冷凍,准系統大廠鴻海就是典型的例子。

“企業要生存,一定會砍台幹的薪水,要是我經營企業,我也會這樣做,”去年從臺灣派駐到上海,環達計算器科技專案經理蔡世榮說。

升級能力

防止取代的方法,就是升級自己的能力。

“你要不斷在工作中升級自己的能力,才不會被淘汰,”上海東海神達總經理李敬平說。

在大陸工作5年多,他發現,許多臺灣人來到這裏就停止學習、停止進步,“只出不進”的結果,就面臨淘汰的命運。

“我做的是研發工作,工作上常常必須要吸收全球最新的資訊,”明基電通經理黃宗禧說。

但是,大多數在工廠工作的臺灣人,沒有這麼幸運。

在製造廠中,負責蓋廠、管理生產線,純粹以管理為主的台籍幹部來說,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貢獻出自己的精力,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更別談在工作中升級自己的能力。

不小心,就被淘汰

上海東海神達維修事業部經理劉永賢,就有這樣的感慨。

4
年前,劉永賢28歲,當時神達電腦廣東順德廠的主管要調回臺灣。劉永賢想,自己還年輕,到中國工作,一方面可以從技術工作轉作管理,一方面增加人生歷練,還可以多賺點錢,因此,他主動爭取調派到廣東。
以廠為家的他,每天幾乎是一起床就到工廠報到,晚上也忙到深夜,連認識女孩子,交女朋友時間都沒有,“我的爸媽都叫我回臺灣成家立業算了,”為了工作而忽略自己的終身大事,劉永賢至今仍覺得是一個遺憾。
雖說是技術出身,但是在廣東,劉永賢在生產線、庫房裏,工作性質以管理為主,再加上太投入工作了,漸漸地,他發現自己的技術專業,已經跟臺灣脫節,自己只能負責“執行面”的工作。
劉永賢本來還曾動念想調回臺灣,但是回臺灣“做技術,我又要花一段時間才能銜接的上,”劉永賢很矛盾。
在管理專業上,中國大陸缺乏管理方面的進修機會,而且,工作佔據大多數的時間,他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增進自己的管理專業。
直到去年,臺灣總公司再派了一批人到工廠,他們的技術、使用的語言,都跟劉永賢不太一樣。猛然間,劉永賢發現自己的工作生涯已經面臨瓶頸。
“我還剩下什麼?我能做什麼?”努力工作,卻換來工作生涯中嚴重的失落感,劉永賢的心情跌落谷底。
剛巧,神達在上海要設立新的生產線,需要借重有管理過大陸員工經驗的人,劉永賢的經驗,正符合需求,因此,劉永賢來到上海。
有了先前的體悟之後,劉永賢不斷提醒自己:即使工作再忙,也要升級自己的能力。否則,即使不被當地員工取代,也會被臺灣的後起之秀淘汰。
當產業不斷西進,三、四十歲的臺灣工作人也開始意識到,即使自己是小小的螺絲釘,卻也有使用期限,因為,有另外一批更便宜、品質更好、年紀更輕的螺絲釘,比他們更有競爭力。
“那我就留一手,不要全部都教他們,”一位常常來回臺灣與大陸,支援大陸地區專案計劃的臺灣工作人說。然而,問題豈是這麼單純?
“我會看績效,臺灣人要拿比人家多四、五倍的薪水,就要負責把人家帶起來,”一位台籍企業總經理不以為然的說。

覺醒

“臺灣外派的優勢會被取代掉,從製造的角度,頂多只剩3年,”明基電通中國營銷總部副總經理張安佐說。只有覺醒,臺灣工作人才有機會提升自己的能力。

1998
年從臺灣派駐蘇州,32歲的明基電通市場經理翁先弘不諱言,最近半年,他已經有危機感。但是,“不管怎樣,我還是會從工作中充實自己,看自己還缺哪種能力,就補起來,”翁先弘說。

33
歲,去年才從臺灣來上海工作,環達計算器科技專案經理蔡世榮,積極地培養自己的國際能力。

辦公室在上海最繁榮的南京東路上,蔡世榮看到德國、美國、日本等世界各國最優秀的工作人,齊聚上海。

“要知道,來這裏工作,不只是跟這裏的人才競爭,而且是跟全世界的人才競爭,”蔡世榮深刻體會。他告訴自己,如果想要在中國這塊充滿市場機會的地方成功,就要鍛煉自己的能力。

因此,他除了在原有的研發工作上,不斷吸收新知,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下班後,除了上網吸收資訊,他還開始學日文。既然要跟當地人競爭,他也選擇融入當地社會,訓練自己聽懂上海話,用上海話殺價。

取代與否,淘汰也罷,當大陸工作人的競爭力不斷崛起,“臺灣人要覺醒,這裏將不再是人工成本便宜的地方,”明基副總經理張安佐說。
大陸人口是臺灣的60倍,素質優秀的人才,也是臺灣的60倍。

不管在臺灣、或是在大陸工作,面對質量皆令人咋舌的競爭者,臺灣人應該用全球性的眼光來看大陸,而“臺灣人的競爭力,應該建立在國際化的舞臺上,用世界級的標準,培養自己的競爭力,”安捷倫科技半導體顧客業務暨服務事業群副總裁黃峻梁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