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星期三, 8月 08, 2012

類比 IC 市場


 隨著數位處理技術的突飛猛進,所對應之類
比轉換技術將更趨複雜,對於可攜式產品風行,對電源管理的要求亦水漲船高,都讓類比(Analog)IC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對於目前產業的佈局上,事實上無論是國內、外供應商對於電源供應管理(PWM)IC仍為發展重心。

 隨著數位處理技術的突飛猛進,所對應之類比轉換技術將更趨複雜,對於可攜式產品風行,對電源管理的要求亦水漲船高,都讓類比(Analog)IC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對於目前產業的佈局上,事實上無論是國內、外供應商對於電源供應管理(PWM)IC仍為發展重心。

 國內、外IC供應商對今年電源IC景氣看法,則認為2002年市場的電源IC庫存的情況已經大幅清除,對於今年的市場則抱樂觀態度。本文除簡略報導現階段類比IC應用市場外,也將針對目前電子產品皆需要用的電源相關IC 市場動向與以剖析。

市場動向

 由於近年來因台灣資訊與周邊產業的蓬勃發展,所使用之類比IC數量亦激增;雖然國內的半導體產業發展一直偏重在DRAM與邏輯IC等數位IC領域,相對的類比IC的發展則較落後,導致該類產品多倚賴進口,自給率僅不到1.2%。為此,國內IC設計業者也積極開發類比IC,包括沛亨、茂達、崇貿、立錡、易亨,與致力通訊領域的瑞昱、絡達及類比IC代工廠漢磊、立生等;在國外方面,由於類比IC所跨入的門檻甚高,所以全球類比IC大廠如TIADISTNSPhilipsInfineon 、及ON Semi等各自獨霸其擅長領域。WSTS預測1998~2003年間類比IC 總產值年成長率將可望維持在15.2%的水準,與整體IC業總產值年成長率相仿顯示未來類比IC仍將為IC產業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尤其是國內IC設計業者對此領域更為依賴,因為此領域之前皆被外商所掌握,國內供應商在這幾年的努力投入下,在產品應用於主機板、轉接器、光碟機、繪圖卡、音效卡、甚至筆記型電腦等領域陸續有所收獲,並以價格取勝,因此也創出一片天。

  至於國外IC元件供應商,也漸漸退出成熟低價的應用產品,而轉向於高單價、高效能、品質佳、以及需要客制化的市場;雖然國內與國外供應商其市場方向漸漸區隔,但是面對電源市場的龐大商機下,彼此相互競爭仍無法避免之事。

 根據IC Insights的估計2002年類比IC市場超過250億美元,其中標準型類比IC佔產值的38%,特殊應用類比IC則佔產值的62%。在標準型類比IC中,Voltage Regulator Reference39%的產值比重位居第一,其次才是Interface (23%)Amplifiers(21%);至於特殊應用類比IC方面,通訊和消費性應用合計佔54%,其次才是資訊應用(包括儲存和PC周邊等)20%比重,以及近年成長潛力相當大的車用類比IC(19%)

PFC提高跨入門檻

 近年來,由於電子、電腦產品已十分普遍,同時,環保意識亦日益受到重視,因此對於電子、電腦產品耗電電流所產生諧波電流,亦視為欲改善的項目。而功率因素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 P.F.C.)擁有減少能量在產品產品傳輸上的損耗,也就是說如果產品的功率因素在不是很好的情況下,電力供應輸出能量將會浪費在傳輸上面,對於電力供應造成相當的浪費,也因此PFC現在也是在許多國家中,為現在法規要球的方向之一,所以PFC 在電源管理IC之中,即扮演很相當重要的角色。

 不過由於PFC是講求AC-DC的類比技術,對於多數國內擅長於DC-DC的類比技術就吃虧些,雖然如此,據了解崇貿電子將於今年4月底推出PFC產品,不讓外商專美於前。當然對於PFC提供一完整的解決方案,目前還是以外商為主要供應商,其中TI對於PFC電源產品更是特別注重,該公司也相當有信心在PFC產品擁有強力的productline ,且產品的spec.也利用IC技術來補足,並朝產品多元化、製程更精進的方向邁進。

 此外,面對不同產品的應用上,ST也將PFC Turbo(600V/ 8A)系列產品作為兩款區隔市場,分別推出連續性(Conti-nue)及非連續性(Discontinue)特性,以符合市場對於需要1~70W(Vf質較低)Adaptor產品,或者強調70W以上(Trr 質較低)的電信產業。

PWM為市場大宗

 雖然PFCPWM其市場地位勢沒有相衝突的,但是由於PFC的技術門檻較高,因此大多數的供應商則以先站穩PWM的地位,再跨足至PFC產品,所以PWM 仍然是市場廝殺的市場指標。

 對於PWM IC的應用方向,目前多數的供應商仍放在具有量大特質的主機板、筆記型電腦、光碟機、音效卡、顯示卡或LCD面板等電腦周邊產品,以及手機、數位相機、PDA當紅的手持式裝置,當然這也是國內IC供應商成熟的領域;國外供應商則將類比技術拓展至data converteramplifierinterface身上,應用領域包括電信基地台、工業電腦、白光LED、高階電源供應器上。另外,像是汽車工業也是PWM的應用方向。


整合型產品出籠

 就IC的整合角度來說,可從零件面及生產面兩方向區分。在零件面方面,困難點在於製程不易,如何將產品做到小而低耗電的階段,而主動、被動(如電阻)元件如何整合在一起,因此兩者的模組(Module)形成,可突破整合的難度。而在生產面上,由於新產品因零件數變少,經過嚴格品質控管流程最後至客戶端,使客戶生產良率及效率提昇,進而降低客戶生產成本。例如可攜式產品講究輕薄短小的外型設計,如何將IC做到極小,以及將所有元件整合至一顆IC中,品質及良率將是最難控管之處。

 對於電源IC的整合方向,大致可以朝兩個方向來作整合,第一是整合前端的PFC IC及後端的PWM IC,形成Com-bo的架構;另一種方式為整合PWM相關的元件,包括DC-DC ConverterMOSFET drivers、及一些控制IC等,整 合唯一單晶片,以減少客戶在選擇元件的困擾,並且達到cost down的途徑。

 不過在整合型元件發展上,對於台灣供應商而言,較不利的因素為台灣目前以LC為主,主要為奈米或0.12/0.13 微米的製程技術,對於類比IC產品系統流程並未深刻了解,在製程技術上無法突破,因此產品整合不易做到高度整合。而Power IC在電子產業中被強烈需求,因此進入此市場很快,但要做到好非常難。而台灣廠商因品牌名稱較弱,加上產品品質對系統規格的Know How需時間克服,因此離國外IC廠商仍有一段距離。

類比IC穩定成長

 由於類比I C具有Design –driven與以磊晶技術為核心能力等特性兩大特點,與數位I C的產業特性全然不同。國內類比I C的發展相對國外落後,該類產品多倚賴進口,在自給率仍低的情況下,類比I C上下游產業在國內仍存在極大的發展空間類比IC雖然市場規模遠不及數位IC,但景氣變化卻相對穩定得多,受半導體景氣不佳的影響程度也較低。

 目前全球類比IC大廠如T INSPhilipsSTADIFairchildInfineon 、及ON Semi等各自獨霸其擅長領域,市 佔率最高的也僅佔有市場的10%左右,可說是群雄割據的局面;預估未來隨消費市場蓬勃發展之際,類比與數位技術間的整合需求將呈現爆發性的成長,類比IC將被區隔成較目前更多的利基市場,而相關產品的小型IC設計業者將陸續湧出,使類比IC市場亦出現垂直分工的產業趨勢;以目前台灣的IC設計業者來看,據了解大約有250家左右,其中以類比IC定位發展的廠商目前不超過10家,而且有些還是擔任離職員工自己出來開公司。

 不過目前數位IC 產業中設計—代工聯盟的競爭力已超越IDM廠,將使IDM 廠迫於競爭壓力而加速釋放訂單;但在類比IC 產業中,IDM廠仍擁有最多的S IP(矽智財權)與設計能力,垂直分工趨勢的原動力仍主要來自於IDM大廠節省成本與降低投資風險的考量,所釋放出來的訂單技術層次與毛利亦較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