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錦囊》反向思考提升效率
吳海銀
2004/02/11
--------------------------------------------------------------------------------
每個企業都會對於員工工作執行和績效進行考核及評估,表現不符合預期或不佳者,通常都會加以處罰。
企業進行執行力及績效評估,固是落實目標管理的重要一環。
不過以管理觀點來看,所謂好的管理應該從順應人性的方向來進行架構,因此儘管絕大多數錯誤或是績效不佳主要都是人為疏失及人為因素居多,懲處雖是提醒員工不再續犯的好方法,卻不是最好的方法。
正確的做法並不是以獎懲規定來約束及提醒員工,反而是要針對問題提出人性化的管理來加以改善,才是釜底抽薪之計。
因為從許多實務上得到驗證,員工的執行力或是績效不佳,除了少數為員工本身的個人因素(例如工作態度不積極及能力不佳)以外,絕大多數都是和制度設計不良及管理上出問題有密切的關聯。
舉例來說,如果某位員工的工作是每一小時敲一次鐘,但是人總有不小心或是分神的時候,因此敲鐘的時間可能會有所誤差。一般主管的做法都是加以懲處,好一點的主管可能以有效執行工作的成功率來作為獎勵。但是若反過來,改採由電腦來進行敲鐘控制,就算工作人員因為疏忽或忙其他事而忘了敲鐘,也不會有影響,而且還可以節省人力。
所以許多執行力及績效不佳的環節,其實是出在於管理上及制度設計上有問題,執行力及績效不佳只是副產品而已,並非問題的主因。
另外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大眾運輸工具的出入口自動門常常故障。以台北大眾捷運系統為例,目前的驗票出入口是採取驗完票合格之後再開啟柵門,如果驗票不合格柵門就無法自動開啟。
仔細去分析,大約有98%的驗票都是合格的,因此自動柵門就必須開啟98次,若能改成自動柵門都是處於打開狀態,當有驗票不合格者再予以關閉,這樣子自動柵門等於只需要啟動 (關閉)二次就好了。這樣一來,自動柵門啟動的次數大為減少,故障的機率當然也就大大降低了。
多數人在分析事情及解讀問題時通常都只是以單一方向來思考,其實若能換個角度反向思考,反而可能會更容易發掘出問題的癥結點,而且也會讓事情的處理更有效率。
所以下次當員工執行工作績效不佳時,主管也要思考是否制度及管理上出了問題,這樣才能切中問題的核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