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8月 07, 2012

研華劉克振要找熱情的A級員工


研華劉克振要找熱情的A級員工


 鼓勵員工提供人才名單 通過試用推薦者可得獎金兩萬元
文/劉志明

  李遠哲與包道格即將進駐明水路「輕井澤」,房子已接近完工階段。

研華科技在董事長劉克振的帶領下,創造二十年來從未虧損過的紀錄,憑藉的就是三大寶典:惠普風範、基業長青、從 A A +,以及不斷地尋找專注熱情的合作夥伴,找對的人做對的事……

南朝梁武帝名畫家張僧繇,曾在牆上畫了幾條白龍,有人問他為什麼不畫眼睛,他回答:「如果畫上眼睛,龍就要飛走了。」眾人以為他在吹牛,硬叫他畫上眼睛試試,畫家無奈,只得給兩條龍畫上眼睛。頃刻間,雷聲電光,兩條龍竟破壁而出,飛上了天空。

這個故事如果套用在現代企業經營,企業主大概都會希望經營企業能像「畫龍點睛」一樣,讓業績一飛沖天。

已在工業電腦領域取得世界第一的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認為,為研華「點睛」的方法,一是「專注核心價值」,二是「尋找熱情的員工」,只要鞏固這兩個基礎,未來五年,研華科技就可每年成長三○%,在二○○七年達到營收十億美元的目標。這樣的成績,也可以確保研華世界工業電腦第一的王位寶座。

去年營收達七十億元的研華科技,比前年營收五十四億元又成長近三成,今年預計可以達到一百億元營收。 在與德國 Kontron 公司爭奪工業電腦世界第一的征戰中,互有勝負;前年底,德國 Kontron 合併北美知名伺服器業者 ICS 後,取得世界工業電腦第一的地位,劉克振在去年與國內第六名的工業電腦廠商艾訊策略聯盟後, 研華集團的全球營收可達二.六五億美元, 再度超越德國 Kontron公司約二.四億美元,重新奪回全球最大工業電腦集團的寶座。

 飛越千里只為舉辦CEO讀書會 三個寶典讓研華走向第一

劉克振從交通大學畢業後,曾任職於美商惠普公司,一九八三年自行創辦研華科技,除創業第一年損益兩平外,二十年來公司每年都賺錢,近五年公司每股純益都高過五元,經營績效十分良好。

儘管研華已是該領域的龍頭,但劉克振處事卻相當低調,除了每年公司法說會、股東會會現身外,不願曝光的他,只有在看到有感覺的企管財經書籍時,才會上媒體分享讀書心得。喜歡吸收管理新知的劉克振,還會到台北、高雄、北京、上海等地, 飛越千里,只為舉辦執行長 CEO 讀書會,和企業主們分享讀書心得,他因此而有「書卷企業家」的封號。

劉克振能成功帶領研華走向世界第一背後,有三個經營寶典,第一是「惠普風範」,第二是「基業長青」,第三就是「從 A A +」。

曾任惠普業務工程師的劉克振,創辦研華時的組織理念也師法惠普。普訊創投總經理范成炬表示,惠普的人性管理制度,一向受到企業主的推崇,而研華是目前保有惠普文化風格的少數公司之一。

劉克振並不只是把這些理念掛在嘴邊宣揚,而是實際地去執行它。上班時,員工直呼他「克振」,他也時常穿梭各部門,走進工程師辦公室就往桌上一坐,毫無架子地詢問年輕工程師:「你現在做些什麼?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做?」儼然有惠普創辦人經營企業走動管理的架式。

研華基金會執行長蘇治華強調,劉克振是個「認真的老闆」,他幾乎把所有時間都花在工作上,就連上廁所的時候都不時與員工談論工作的事,專注的意志,是其他人很難超越的。他強調,劉克振的生活相當簡單,假日時也會在家裡思索公事,唯一例外的活動,就是去中台禪寺打座。

 員工是企業最大資產 專注本業才不會走冤枉路

其實, 劉克振會如此專注, 主要原因是七年前, 他看了柯林斯教授﹝ JimCollins ﹞所寫的《基業長青》﹝Build to Last ﹞, 書中研究二十世紀真正傑出、 歷經歲月考驗的代表企業, 包括: IBMP&GHP 3M GE SONYWal-Mart ……等十八家公司, 歸納出下列共同特色:基業長青的企業往往致力於造鐘﹝建構能永續發展的組織﹞,而不是報時﹝只依賴偉大的領導人、偉大的構想或創新的產品﹞。基業長青的企業有清楚的核心價值觀和目的,作為決策的依歸。

位於內湖的研華科技大樓,透明的挑高玻璃下,牆壁上掛著十六個大字:「以人為本、卓越創新、誠信篤實、放眼天下」,點明了研華的企業文化。

所有員工都知道,「以人為本」是劉克振成立研華堅守的原則。當然這也是惠普的創辦人惠烈﹝William Hewlett ﹞和普克﹝David Packard ﹞的信念,他們認為唯有忠誠的員工才能為公司創造利潤,唯有信任員工,讓他們放手去做,才有創新的可能。

儘管對企業的核心價值很清楚,不過,公司股票上市之後,以及網路產業風起雲湧之時,劉克振也曾迷失了一陣子,甚至走過岔路。

劉克振說,他創業後的前十五年都很順利,也較少去想到「成長」跟「賺錢」這兩件事,而是將重點放在「專注」事業本身。但一九九九年股票上市後,開始感受到經營的壓力,以及難以抵擋的網路浪潮;當時強調的是擴張、發展,不然就會失去成長的機會,因此,研華開始投資一些開發數位家庭服務的產業,例如網路冰箱、電子管家主機﹝Home Terminal ﹞等產品的開發, 但研華核心能力並非在消費者端的產品,反而讓研華分心,所以並不是很成功的路。

這些年下來,隨著網路泡沫化,劉克振發現問題是出在「根本」,當經營夠專注時,「成長」與「賺錢」自然會產生,所以他現在又回到早期的心態:專注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


<下一頁> <回首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