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石不生苔
首先,我必須承認,對一個大學聯考的國文分數低過數學分數的人來說,在這
個地方探討起解釋名詞的真相,確實有些冒險。翻閱字典、請教高手,有可能
得到的答案都很鮮明乾脆,但是對我的腦袋而言,這個成語的真實含意,卻是
驗證著職場上的諸多變數,有了兩極的新解。
記憶裡,「滾石不生苔」的解釋,有兩種版本:
一、如果石頭不滾動,就會漸漸的在表面上蔓延開來一片青苔,骯髒濕黏的黑
綠色,會覆蓋住石頭的面貌,於是再也沒有向前衝的勇氣了。也就是說,安於
現狀,就永遠不會有亮麗的未來。因此,石頭就該不斷的滾。
二、如果石頭一再地滾動,就不可能在表面蔓延開來一片青苔,就只能在路上
汲汲營營的奔走,無法吸收珍貴的經驗與閱歷,盡是走馬看花,終其一生就只
是光禿禿的一個石頭。也就是說,朝三暮四、沒有定性的人,是成不了大氣候
的。因此,石頭最好不要亂滾。
兩種解釋的版本,揭櫫的含意是如此的南轅北轍。放在職場上,同樣讓人陷入
迷思。
不斷的有讀者相當迷惑的問起,踏入職場不滿兩、三年,換過的工作經歷卻是
驚人,他們變得容易焦躁、容易不滿,對工作環境的容忍度越來越低,不曉得
這樣算不算是一種不正確的心態?
也有人問起,待在一家公司好幾年了,衝勁漸漸匱乏,凡事得過且過,他們變
得容易妥協、容易麻木,這種只求溫飽不求未來的心態,不曉得算不算是一種
萎靡?
這就是問題囉!究竟要當個不斷滾動的石頭,才不至於讓青苔給禁錮了向前衝
刺的慾望?還是要當個不動如山的石頭,讓越來越是豐厚的青苔給增添人生的
歷練呢?
仔細想想,跟以往的教科書與參考書版本一樣,沒有絕對的答案。
在我周遭有許多跳槽高手,當我還認命的守住一家企業體時,他們早就藉由不
斷的跳槽而增添了頭銜與薪水的精彩度,每一個職位都是他們蓄勢待發的跳板
,每一個環境都讓他們在期限屆滿之前,又很順利的轉換另一個跑道,甚至,
在台灣、香港、新加坡、上海的環境裡穿梭自如,當坐在同一個位子超過兩年
時,他們就會鼓譟著一股找新工作的慾望,他們背後的經歷與頭銜是一長串精
彩的冒險,他們深深懂得當一顆不長青苔的石頭所蘊含的快感。
同樣的,在我周遭也有許多異常執著的工作者,不管公司所處的環境如何惡劣
,周圍的同事如何的難搞,他們執意跟工作長期戰鬥,他們認為耐力是一種治
癒職場慢性疾病的處方,他們覺得忠誠度才是上班族之所以令人敬佩的最高境
界。果真,他們懂得當一顆不輕易滾動的石頭所該有的修為,也才懂得青苔所
雕琢的生命脈絡才是珍貴。
一個主持面試的主考官,有可能面對一個兩年內換了六個工作的求職者,讚嘆
他豐富的工作經歷,也佩服他不斷蛻變的勇氣。而說不定,他也要懷疑這樣一
個員工,是不是也將下一個工作當成短暫的渡口,根本不可能為公司拋頭顱灑
熱血。
相同的,這個主考官面對一個十年來從不曾換工作的求職者,有可能讚嘆他卓
越的穩定性,也佩服他埋首於同一個工作環境的耐力。當然,也有可能懷疑這
樣一個員工,會不會是一個安於現狀、不肯突破、甚至沒有其他公司想要挖角
的慢郎中呢?
答案是,都有可能。
這確實很難有一個斬釘截鐵的標準,也很難將別人的經驗放在自己身上而自以
為同理可證。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你自己究竟曉不曉得,工作之於你而言,究竟是一
份薪水,還是一種滿足?
有一個朋友,從畢業之後就不斷的面試、就職、離職,之中穿插著許多抱怨與
不滿,任何一個職場環境都讓他氣憤莫名,而這當中有一些企業,還是大家公
認的好環境呢!
於是,我忍不住規勸他,會不會問題的癥結不在於他所經歷的職場環境,而是
他自己的心態。每個人在面對新環境時,多多少少因為適應的好壞而有著不同
的情緒溫差,因此而通盤否定所有的工作,對自己似乎太過寬容,也太過縱容
了。倘若每一家企業都如同他形容的一般差勁,每一個環境都讓他來不及領到
第一份薪水就落荒而逃,那麼,該反省的似乎是這顆好動的石頭太過浮躁了。
我相信再惡劣的環境也總有它值得品味的地方,譬如:在一個爭鬥不斷的環境
裡,你就可以學會如何閃躲流彈、如何笑看八卦、如何隱藏實力、甚至如何在
槍林彈雨的辦公室裡自得其樂甚至全身而退。
譬如:在一個管理鬆散的環境裡,你就要懂得如何「適度」的善用公司資源以
增進美好生活,如何將樂趣無限放大而將埋怨無限縮小,懂得將多出來的時間
與空間增進本身的功力,好展開下一輪的衝刺與轉業。
譬如:在一家看起來似乎只懂得燒錢、看不見未來的公司服務,你就要開始佈
局未來的人際網絡,將眼前的商業伙伴視為未來的事業朋友,倘若公司選在黑
色星期五裁員,你也還能拿著資遣費另起爐灶。
譬如:在一家豬頭主管橫行的公司裡苟延殘喘,你也要警惕自己有朝一日成為
主管時,不至於淪入部屬口中數落的對象,你也該揣摩老闆背後的辛酸與壓力
,用一種比較寬廣的視野去解讀目前的苦悶,至少日子會快活些!
所以,重要的是你的人生佈局,而不是絕對的公式道理。一個工作不花個三年
來親身經歷,很難斷定箇中好壞,而一個工作持續三年之後,要轉換跑道確實
也困難,這樣的譬喻似乎又跟「滾石不生苔」的迷思一樣的讓人眼花撩亂,這
樣的道理就好像說,一家爛公司多待一天都是浪費,卻也有人主張,只待一天
是無法看出公司好壞的,夠哲學的吧!
如果你真的要我給一個明確的建議,那麼,想一想「滾石不生苔」的解釋吧!
兩個面向都那麼理所當然、理直氣壯,端看你自己心頭的主意夠不夠清澈、夠
不夠堅定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