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8月 08, 2012

比天價交易還值錢的失敗啟示錄


比天價交易還值錢的失敗啟示錄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2頁之1
【文 胡釗維】

曾經創下一萬倍投資報酬率的「光纖創業教父」龔行憲認為,唯有親身體驗,才能真正瞭解,「就像有些流行病即使打過再多預防針,都不如大病過後獲得抗體來得有效。」

他的創業處女作光通訊元件公司SDL,曾以四百一十一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二七兆元〉售出,這個曾創下全球最高購併交易金額的紀錄,至今少人匹敵。他,是日本日立〈Hitachi〉轉投資光通訊公司Opnext資深副總裁龔行憲。但對於他而言,手中的財富,卻遠不及第二家創業公司——松光通訊〈Pine Photonics〉所犯下三個錯誤帶給他的教訓來得值錢。

這三個教訓其實說來並不複雜,分別是:一、公司應以追求獲利為優先。二、一家公司不能妄想要做太多事情。三、針對市場實際需要而做,而非創造市場需要而做。龔行憲學得的教訓說來簡單,但他認為,唯有親身體驗,才能真正瞭解,「就像有些流行病即使打過再多預防針,都不如大病過後獲得抗體來得有效。」

坦承過去五年 被光通訊投資熱潮沖昏頭

四月十八日,龔行憲風塵僕僕飛抵台灣,不到四十八個小時的訪台行程,除拜訪Opnext的國內供應商外,龔行憲還應台灣玉山科技協會來台演講「起落之間的矽谷創業經驗談」。他直言不諱,「過去五年被全球光通訊投資熱潮沖昏了頭。」今年剛邁入耳順之年的他更坦承,「這五年跌跤所學到的教訓,比過去任何的經驗都還要寶貴。」

龔行憲,在矽谷華人圈被稱作「光纖創業教父」,但事實上,他只創立過SDL與松光通訊兩家公司,不過,由於SDL創下的天價購併紀錄太過輝煌,就連橡子園〈Acorn Campus〉創辦人、現任中華智融集團智融創新董事長的陳五福,都曾經讚揚他,「表現不凡,不只因為天時地利,主要還是人和。」

一九八三年,龔行憲接受全錄〈Xerox〉邀請,與幾個朋友合組SDL,專攻光通訊領域最難突破的高功率雷射,當時,全錄投資了四百萬美元,十六年間,SDL從最初只有幾個人的小公司,慢慢擴展成為幾百人的企業,過程中龔行憲除成功帶領SDL在那斯達克〈Nasdaq〉掛牌,並且在二○○○年以逾四百億美元價格售予當時全球最大光通訊元件公司JDSU。

「光纖創業教父」再度造夢 松光通訊卻是南柯一夢

一萬倍的投資報酬率,不僅讓龔行憲個人身價暴漲,名聲更是如日中天,也因此讓龔行憲決心放膽再賭一把。SDL售予JDSU的隔年,他成立松光通訊,這一次龔行憲選擇的仍是光通訊雷射老本行,但卻更積極的向產業供應鏈的下游光收發器模組投入。

這是他的第二個創業之作,卻恰好遇上全球光通訊產業最低迷時刻,即使擁有過去創辦SDL的成功經驗,仍然未能讓龔行憲有別於同業,「光纖創業教父」同樣陷入全球瘋狂投資所造成的供需失調泥淖,松光通訊著實讓龔行憲跌了一大跤。

龔行憲犯下的第一個錯誤是,松光通訊為搶上市,只是一味造夢,卻沒能腳踏實地的築夢。當時,整個矽谷充斥著本夢比的想法,因此龔行憲幾乎將所有時間花在尋找具市場話題性的策略夥伴,他憑著SDL的成功創業口碑,接連促成松光與美國朗訊科技〈Lucent〉旗下Agere與日立轉投資Opnext 兩家國際大廠簽署合作協議,但是即便有喊得震天價響的供貨保證訂單,其實松光根本沒有工廠。

比較當初SDL的第一項商品化高功率雷射產品花了整整五年的時間開發,SDL也直到公司出現營收,才有進一步的募資動作;但是松光通訊成立不過三年,幾乎每一年都在增資,呈現的結果卻是,松光成立三年不僅從未獲利,就連營收也只有數十萬美元而已。




諷刺的是,SDL專注於單項產品的成功經驗,龔行憲卻沒有複製到松光。龔行憲犯下的第二個錯誤是,以為擁有AgereOpnext兩大客戶,就妄想通包兩家客戶所需要的悉數產品訂單,松光不斷將產品線多元化,也由於產品線更多,松光對客戶的簡報資料也一路增加到數十張,龔行憲口中喊出超過五項產品的開發計畫,在當時,無疑都是最先進,卻都離商品化有一大段距離。最終,松光通訊實際銷售的產品,全都是當時市場的主流商品。

年年增資擴充產品線 賺到的不是錢而是教訓

龔行憲自述,「當時所有矽谷人的想法都一樣,產品線越多,越難搞懂,就意味著公司的價值高。」也因為此想法,讓龔行憲犯下了第三個錯誤。

龔行憲一味追求的是不可測的市場需求,當全球寬頻網路市場才漸興起,所有消費者才剛以ADSL取代傳統的電話撥接,龔行憲已「高瞻遠矚」看見光纖到家的市場;當市場需求還仍滿足於在二.五Gbps的寬頻容量時,他已著手開發十Gbps的產品,卻絕然不去考慮增加三倍的寬頻容量,對消費者而言究竟是必要,或只不過是增加經濟上的負擔。

三個錯誤,讓龔行憲重重摔了一跤,卻也讓他學到了三個教訓,雖然,松光通訊成立的第四年,在龔行憲的口中「何等榮幸」獲得Opnext青睞出價買去,但松光售予Opnext後出任公司資深副總裁的他最常說,「一家公司不能妄想要做太多事情,尤其矽谷人別再認為自己什麼事都能辦得到。」

相較於這五年來,美國矽谷超過八成的光通訊新興公司倒閉,龔行憲的這一跤,在別人眼中看來,頂多只是個碰破膝蓋的輕傷;但對他來說,SDL逾四百億美元的天價購併案,其實遠不如松光通訊的跌跤經驗來得實在。

在過去,獲利能力從來不被矽谷資本家所重視,財務報表呈現的數字,也遠不及為增資所提出的營運計畫書來得重要;如今,美夢已碎,跌跤後造成的傷口也尚未痊癒,誠如龔行憲所言,學得的三個教訓,希望所有創業者都能有所借鏡才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